专栏简介
商业创新现场是由青岛用友和钛媒体联合推出的一档技术型商业综艺视频节目。通过代表性行业的真实创新场景,以企业家王文静的视角,走进中国极具创造力的代表性企业;与创业者对话创业者,进行一场触及商业灵魂的对话,还原工业互联网时代商业创新的方法论。每周一在青岛用友微信官方账号首播,视频号和钛媒体App。
《商业创新现场》第一期聚焦“‘止血神药’的一次产业互联网之旅”。这种神奇的“止血神药”就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材三七。节目在总结第一期为什么特别选择“三七”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三七”有四个特别的代表性:特别偏远的地区,特别落后的产业,特别大的困难,特别少的资源。然而,就是这样的“三七”,尤其不被看好,走在了智+能化的前沿。
在这期节目中,邀请了种植三七三代的文山市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近距离直击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产地,看智+造科技应用与工业互联网建设,如何赋能农业与流通服务,重建更广阔的产业生态。与此同时,王文静和余也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谈话。
“止血药物”的工业互联网之旅
“其实我们是在杀死自己,我们还在用我们的技术帮助别人杀死我们。”文山市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笑着说,搭建三七产业平台,就是把公司原有的流通业务砍掉了。然而,他却毫不犹豫地“杀死”了自己。对他来说,这是走上产业升级之路的必要意识。
但是,当理想照进现实,当先进的数字技术遇上传统的中草药,对话语言和思维逻辑就完全不一样了。苗乡三七和青岛用友这两种完全不同经济形态的代表,将如何跨越农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鸿沟?
古老中药材的商业创新图景正在慢慢展开。
“止血药”一直难以产业化。
“神仙传天下人,致命仙丹无价。”在明代出版的《仙传外科集方》(公元1378年)中,这样描述三七的价值,将三七命名为“飞龙杀丹”。200多年后,尝遍各种草药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三七。“这药温,微苦。是一种阳明厥阴分血的药,所以能治一切血液病。和麒麟排气,紫光是一样的。
这里的三七是指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作为中国的传统中草药,三七因其止血、抗血栓和补血的功效而流传了数千年。根据现代药理学对三七成分的研究,相当多的三七中成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心绞痛患者经常服用的复方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是三七,云南白药集团旗下的一系列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特别是天朝牙膏田七。三七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离不开的珍贵药材。
三七的价值就这么大,但它的生长条件极其苛刻。主要局限在北纬23.5度附近的中高海拔地区,享受温暖湿润的环境。其全球分布极窄,在中国可视为特有种,而中国三七产量的90%在云南。
在种植上,三七也有两个难点,一是种植周期长,二是连作障碍。三七播种后一般需要3年挖掘,种植年份不到3年,药用价值很低。三七连作障碍主要是指一次收获后,三七地块要休耕20年以上才能再次种植,不休耕就会发生根腐等病虫害。所以,三七种植户找到下一次播种的地块是个大问题。
另一个问题会出现在三七的采挖季节。三七从挖出来到被买家拿走,要经过储存、修剪、烘焙等多道程序。一般这个时候三七种植户都会到处找加工点。如果他们租不到加工场地,就只能在路边或者露天加工。下雨天,三七湿透了会发霉发臭。种植户还需要找零工自己下车、摆放、修剪三七。在挖掘季节很难雇到零工,而且成本很高。
互联网来了。
余家从爷爷开始种植三七,至今已有75年历史。从祖父俞在抗战时期提出用三七治病救人的理念,到父亲俞种植无公害三七,俞作为第三代传人,如今已将三七带上了技术驱动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创新之路。“苗乡三七品牌创立20年来,有一些产业基础和能力,但我们没有数字技术能力。”后来,于找到了青岛用友,一个数码技术的同行。
“2018年4月,我们公司的管理层聚在一起。当时是讨论现场。这个行业1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画了一张图,后来变成了工业互联网地图。”在本期《商业创新现场》的采访中,于回忆了参与搭建智+慧农业平台的全过程。
“他(于)希望用互联网技术来改造升级这个行业,这种情绪对我们很有感染力。”青岛用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静发言。一年多后,青岛用友派出十余名工程师扎根苗乡三七工业现场,开始了智+慧农业平台的重建进程。
现在从双方背景来看,一个是接地气的农业科学家代表,一个是曾经远离田间地头的数字技术专家。他们背景不同,话语不同,立场不同。“我们非常非常传统,青岛用友走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最前沿。”于毫不掩饰,双方的对话语言和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在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过程中,“不断碰撞,甚至不断争吵,然后不断融合,相互理解。”
最后,三七产业互联网平台,在整合青岛用友商业创新平台(青岛用友BIP)和妙享三七产业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采用共创共建模式,搭建产业和社会商业创新平台。该平台基于精准的用户场景,从企业到行业,重构传统作坊式运营模式,整合三七种植、加工、仓储、交易等产业要素,打通三七产业链农、工、商端全流程。
目前,平台已积累生态会员8000余家,三七产业参与者近3万人,服务三七种植面积16983.51亩,交易商品和服务3600余种,活跃率超过70%。加工、仓储、销售、交易各项指标快速增长,极大推动了三七产业新的转型升级。
通过三七产业互联网平台,三七传统种植&经过一系列转型升级,贸易模式实现了商业创新和转型,促进了所在行业的高质量和智+能化发展。该平台也成为云南省委、省政府“数字云南”建设倡议的最佳实践之一。
回忆起这段历程,王文静总结道:“三七智慧服务平台的后端其实采用了‘平台+中间平台’的思路,然后根据苗乡三七的业务需求,对前端应用进行了彻底的重构。经过摸索,我觉得这种模式还是正确的。”王文静认为,苗乡三七的创新之处在于,三七智能服务平台对苗乡三七业务的帮助,并不是说帮助它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数字经济,而是实现从农业经济直接到数字经济的跨越。
(温馨提示:三七无明显毒副作用,但并非“人人适用,可长期服用”。有禁忌症。建议遵医嘱科学服用三七。)
T+AABOXz6m2JM970.gif"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