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指导阅读
近日,杭州中能汽轮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汽轮机)数字化智+能化项目验收会顺利召开。本次数字智+能项目旨在满足装备制造企业项目制造的特点,借助数字智+能强化项目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通过搭建以青岛用友BIP为核心的一体化数字智+能平台,帮助中能汽轮机实现产融结合、设计制造一体化、项目管理可视化、项目规划和项目成本自动化。
01
加强项目驱动
中能汽轮机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中能汽轮机是一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从事汽轮机、压缩机及其辅助设备和备件的设计、生产和技术服务。能源汽轮机以高附加值的工业汽轮机为主导产品。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土耳其、伊朗、沙特阿拉伯、乌兹别克斯坦、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石化、水泥、冶金、化肥、电力、制糖、纺织等工业企业。

在“双碳”目标和节能减排趋势的推动下,节能减排装备行业迎来变革。传统火电设备制造商一直在向余热发电、压缩机、水轮机等领域转型,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格局,中能汽轮机提出:以项目为中心,将项目贯穿于商业流通的全过程,从而更高效地响应客户需求,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
中能汽轮机所在的装备制造业具有业务灵活的特点,给项目实施带来诸多挑战。一般来说,按订单设计生产,项目周期长,设计和生产同时进行,BOM变更频繁是共同的特点。因此,如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如何控制项目进度,如何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是项目制造的难点。实现互联互通,以项目为中心,贯穿业务流转全过程,是中能汽轮机数值智能化项目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中能汽轮机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中,应构建一个灵活、可扩展、完全集成的统一信息平台,能够支撑中能汽轮机未来5到10年的发展。平台以项目号为核心,以“促协同、精准生产、强管控”为目标,即提升内部业务与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实现项目制造过程的可视化、透明化管理,提高交付正点率;实现产融结合,加强项目预算和项目成本控制,最终实现整个业务流程的集成化、流程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02
青岛用友助力中能汽轮机
创建智能项目制造方案。
青岛用友集成了设计、计划、制造、采购、销售仓储、财务等应用模块。以青岛用友BIP研发的智能项目制造计划为基础,以项目周期的各个主要业务环节为子任务,实现设计制造、计划实施、业务、财务的一体化,帮助中能汽轮机完成项目驱动的转型。

项目上线后,拆除了烟囱信息架构,建立了内外协同、可视化管理的一体化信息管控平台。以平台客户为中心,整合所有业务环节(包括销售、设计、策划、采购、制造、质检、财务、供应商),形成关联、协作、可追溯的有机生态。
基于该平台,中能汽轮机建立了项目驱动的、覆盖运营全过程的管控体系。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包括从项目立项到交付,从设计到输出……整个运作过程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例如,动态项目进度看板可以直观地显示项目进度(一级任务进度、流程级子进度等。),直观地把握任务的执行情况。
为了应对汽轮机设计生产的业务模式,项目组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根据项目任务分解的需求计算模型。零件集设计完成后,可以生成生产BOM,进行需求计算。这种“项目任务分解+设计制造一体化”的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设计与生产同时进行的问题。

其他成果包括单一生产模式下需求的精确度量,支持任务分解(WBS)和项目需求计算(PRP);库存管理多维度组合,在满足生产经营的原则下合理控制库存;兼顾业务敏捷性和流程严谨性,链接上下游变更项目;制造集成、精益供应和敏捷响应;项目成本自动归集和核算,快速、完整、准确、可追溯;财务整合,营运中心,使能决策。
总而言之,项目一期上线后,打通了内外部信息孤岛,实现了设计与制造、计划与供应、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一期项目夯实基础后,二期项目将遵循“深化+拓展”的原则,继续以数字智能的方式实施项目驱动的转型需求。

